服务热线:
15727358393

产品展示

田警植保巡检机器人

巡检机器人用以监测作物的病虫害情况以及环境情况。机器人搭载了多种传感器,系统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对当前病害孢子进行采集。机器人同时搭载了多个高清摄像头,系统将采集的…[更多]

水稻稻瘟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

水稻稻瘟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风速、风向、雨量、空气温度、空气湿度、大气压等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,定时捕捉植物病菌孢子量,孢子显微智能图像系统分析孢子图片,…[更多]

小麦赤霉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

小麦赤霉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风速、风向、雨量、空气温度、空气湿度、大气压等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,定时捕捉植物病菌孢子量,孢子显微智能图像系统分析孢子图片,…[更多]

联系我们

北京爱格瑞科技有限公司
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农国家大学科技园C0102-3

手机:15727358393

微信:15727358393

E-mail:3176320369@qq.com

网站:http://www.bjagr.com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 > 温室大棚作物生长环境管理

温室大棚作物生长环境管理

发布时间:2017-01-07      点击击数: 2872

一、温室大棚内栽培的肥水管理

温室大棚早熟栽培,因作物不同、生育期不同,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、需施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也不相同。果菜类定植后要控制肥水施用,蹲苗,促进迅速返青成活;开花前要控制施用氮肥,防止徒长,勤施清淡人畜粪水;坐果后重施追肥,促进多开花、多结果和果实迅速膨大成熟,早上市,防止早衰,提高单产。速生叶菜,返青成活后,应勤施肥水,促进叶菜生长发育。肥水施用时,与保温、通风和排湿相结合,视棚内气温、湿度、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,灵活掌握施用。

二、温室大棚内光照的管理

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,一般透光率达70%-80%,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高于玻璃。但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,据测定,春季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%-80%,冬季最弱,棚内约为2000勒。冬季中午短时间可达3万勒,阴雨天仅1000勒。因此,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,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,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条件,光照充足,早熟丰产就有保证。若光照严重不足,也可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,延长受光时间,增加光合强度,促进作物健壮生长。

三、温室大棚内温度的管理

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,一般的规律为棚外气温愈高,棚内增温值愈大;棚外气温低,棚内增值小;棚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露地晚2小时左右。晴天日温差较大,阴雨天日温差小;气温愈高,日温差愈大;气温愈低,日温差愈小。根据大棚温度变化规律和早熟栽培蔬菜品种适宜生长温度要求,加强棚内温度调节管理工作。秧苗定植后缓苗之前一般不通风,以提高棚内地温和气温。早春因光照弱,棚内增温效果较差,可采用大棚内再覆盖地膜加小拱棚措施,来提高增温保温效果,促进秧苗迅速返青成活和生长。

四、大棚内栽培的病虫害管理

温室大棚因棚内温度高,湿度大,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,常见的有苗期的猝倒病、立枯病、霜霉病等等,在生产管理上必须要进行苗床土的消毒,调节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,避免低温高湿的条件出现,防止播种过密,幼苗徒长。出现病害,尽快药剂防治。

五、温室大棚内湿度的管理

   塑料薄膜不透气,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,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长,若不通风,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%以上, 甚至达100%。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,相对湿度降低;棚温降低,相对湿度升高;晴天、有风天相对湿度低,阴天、雨天相对湿度增高。棚内的绝对湿度随棚温升高而迅速上升,甚至成倍增加。如果棚内相对湿度过高,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会受到抑制,土壤湿度和棚内的空气湿度增高,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,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,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,又使病菌繁殖,病害流行,危害严重。因此,调节棚内温、湿度,特别是夜间温、湿度,是防治病害、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,应给予重视和加强。

在线留言

欢迎来到北京爱格瑞科技有限公司!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在下面的留言 板内提交您的问题,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会尽快与您联系!

姓名:
电话:
邮箱:
内容: